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ChatGPT的助推下,今年的AI特别火。6月下旬,填报一方面,目前的AI系统准确度和可靠性还远远不够,数据来源有限、信息更新不及时已是常态,你永远都不知道AI抓取的数据到底是从哪里来的,后面还需要自己一个个去核对,核对数据浪费的时间还不如自己踏踏实实地翻填报志愿的权威资料,好歹不用担心数据对不对的问题。使用ChatGPT就更不说了,“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”,无法据实分析对比数据,结论简单粗暴在填报志愿上被“完美”呈现。四川文科考生550分上川大这种话,也只有ChatGPT敢说。另一方面,填志愿这件事情,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,同一分数的考生爱好不一样,爱好相同的分数又不一样,爱好分数都相同的,所处省份又不一样。此外还需要考虑离家远近、大学所在城市的发展情况,以及父母的期望等因素。目前大部分的AI填报志愿程序还是传统的填报方法,只看分数和位次匹配合适的学校,个性化定制还不够。以“批发”为主要特点的AI只能玩你猜、你猜、你猜猜猜的游戏,能不能中全靠概率,中了算运气好,没中学生自己倒霉,还是付费式倒霉。现在单单是抓取考生个人素质、学科知识水平、兴趣爱好以及大数据分析结果的AI填报志愿程序都少得可怜,更别说再加上父母的期望、朋友的约定啥的,可能AI再发展几十年都做不到。毕竟父母的期望值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的,不是说从出生开始就设定了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。可能小时候发现孩子对自然感兴趣,上了中学又发现物理学得也还行,但高考分数却一般,只能去差一点的学校,读几年完成本科学业后再考虑考研。那这个时候,父母可能就要考虑城市优越、就业前景、以及适合自家孩子的专业等等,具体考虑哪些因人而异,可能父母双方考虑的都不一样,AI想猜中只能靠运气。每个考生的兴趣、能力和目标各不相同,家长期望值也不同,AI难以完全理解和捕捉到每个考生的独特需求和特点,也就很难给出高度定制化的方案。此外,要想提高填报志愿的精度,就意味着用户需要给予AI的信息更多,该怎样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?这也需要解决。
关键词: